汽车氢氧除碳原理及安全性知识探讨
氢氧除碳机从2010年开始在全世界流行,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挤占传统化学除碳剂的市场。而利益的纠纷,势必引来一些传统获利者的攻击,这也是为什么网上会出现一些对氢氧除碳机不和谐的文章的原因。
但是事实上是怎么样的呢?
首先我们要清楚氢氧除碳机的原理。
氢氧除碳机是通过电解方式提取水中的氢氧原子,形成氢氧混合气流,并经由汽车发动机进气支管输入发动机燃烧室,待布朗气充满发动机燃烧室后,点火引燃,运用氢氧催化原理(在高温燃烧过程中可产生O、H和OH等活性原子,一方面可促进汽油中中长碳氢链的高温裂解,使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)及富氧燃烧原理(汽油中的蜡和胶质等不纯物也是由长碳氢链或者超长碳氢链构成,O、H和OH等活性原子也能加速其裂解),最终清除积碳。
其次我们来看下氢氧除碳机除碳的微观过程:
氢氧气体清除积碳的微观过程如下:
1)在发动机的吸气过程中,氢氧气体被吸入到发动机内。
a.氢气气体很轻,迅速扩散到发动机引擎室内。
b.氢气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,就是粘附能力,总是贴在引擎室内壁上,这些地方又是积碳最多的地方。
c.氢气还有一个特性,就是渗透能力强,由于氢气的分子很小,能快速渗透到积碳的表层。
2).发动机喷油
3).发动机点火
a. 开始阶段:油,空气,附着在积碳表面的氢气,氧气被点着,产生碳氧化物(主要是二氧化碳),氮氧化物,高温水蒸气以及氢氧离子团等。
b. 第二阶段:水蒸汽,氢氧离子团及积碳发生高温水煤气反应,附着有氢氧离子的积碳被氧化成一氧化碳并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
4).发动机压缩做功
5).排气 积碳以气体方式经排气系统排出。
现在我们再来反驳所谓的氢氧除碳机有害论。
目前所谓的专家攻击的一点就是氢氧除碳机高温并不能除掉积碳,他们的观点是:积碳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,除了主要的碳的成分,还有各种金属成分(燃油润滑油常见金属不下十几种),发动机的积碳可不像咱们从前烧的“蜂窝煤”靠简单的高温是不可能把积碳烧掉。从理论上说,到底能不能烧掉积碳,可以说最理想情况下也不会烧掉10%的积碳。这一点上明显的偷换概念,首先,燃油润滑油中的常见金属,熔点不一样,特性不一样,再加上还有其他胶质物质等,不可能熔炼成合金物质一样的整块,熔点也不可能超过2000摄氏度,因此对这些积碳中的金属物质也一样可以轻易的除掉,其次,氢氧除碳机除碳并不仅仅只是进行高温燃烧除碳,而是通过氢氧活性原子,帮助裂解积碳中的蜡和胶质等超长碳氢链物质,两者结合,就会如同用火烤抹在墙上的蜡一样,可以很轻易的把积碳清除干净;
攻击的第二点是氢气产生的高温能达到3000多度,而发动机燃烧室设计温度,活塞温度在400度左右,排气门温度在600-800度,燃烧室最高燃烧温度1800度(即活塞到上止点时的燃烧室瞬间温度),高温会损害这些部件,这个攻击点貌似有理有据,确实汽车发动机各个组件的温度都低于他所说的温度,肯定会被烧坏,其实这是他们这些伪专家把除碳概念偷换了,首先,燃烧的对象是积碳,通过积碳后温度才会传递到发动机组件上,而积碳层就相当于一个吸热层,所以说完全不必担心所谓的高温对发动机影响。其次,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燃烧的并不是单纯的氢氧气,而是氢氧气融入到燃油中,实质点火后还是燃油在引擎中燃烧,燃烧的温度本身就不会达到所谓的3000多度,不会对汽车发动机有任何影响。
如我厂一台CPHO-1500机器,以每小时1000L的产气量,对一台1.6L四缸发动机进行氢氧除碳,发动机每个工作周期,四缸合计排气量1.6L,发动机转速以每分钟1000转计算
1.6L*1000=1600L 每分钟排气量
1000L/60分钟=16.6L/分钟 氢氧气每分钟进气量
16.6:1600→3.7 : 96.3 在燃烧室氢氧气参与燃烧所占比例
3.7%的氢氧气含量,对燃烧室可谓是星星之火,仅对裂解积碳中的蜡和胶质等超长碳氢链物质提供化合动能,使它们自己分解燃烧,同时生成大量水蒸气,水蒸气的比热容较大,可以增大燃烧室内气体的热容量,从而降低燃烧温度,达到降低NO生成量的目的。所以在氢氧除碳过程中,排气管会喷出大量水蒸气,同比未除碳前,尾气温度降低,废气减少。
而且如果有关心氢氧能源发展的朋友,应该了解过车载氢氧机,车载氢氧机就是通过燃油充分燃烧,从而提升汽车动力,达到降低汽车油耗的目的。如果按照那些伪专家的理论来说,那么使用任何氢氧能源的汽车,其引擎部件都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烧坏,这明显是荒谬的观点。

当然,车主更关心的是汽车除碳效果以及除碳后带来的好处。
那么氢氧除碳机对汽车进行氢氧超微分子清洁引擎后,达到的效果如何?
1.立即省油 (经测试降低油耗11%~28%,不同车种及使用状况有所不同) 。
2.马力增强 (回复原有动力表现) 。
3.引擎不抖动 。